手机查看财经快讯
一手掌握市场脉搏
地产美元债对香港中资的业绩压力正在逐步减轻。近日多家金融机构年报显示,香港中资银行对内地房企美元债的减值计提减少,原本投资端亏损的幅度有所收窄,信贷端来自房地产的不良压力也逐渐缓解。
去年全球货币政策转向,亚洲境外债(美元等)一级市场发行规模增长,二级市场方面投资者风险偏好也有所提升,投资级与高收益板块分化局面得到改善。
过去几年,受内地房地产美元债违约影响,一批香港中资银行损失惨重,原因就是除了信贷业务多倚赖房地产之外,投资端也暴露了风险敞口。部分中资银行的房地产贷款规模占信贷规模的比例超过一半,同时债券投资方面跟地产美元债绑定较深。
不过,随着房地产探底企稳和债券市场风险偏好提升,如今香港中资银行来自地产美元债的减值压力正在逐步消化。以为例,2024年净亏损同比收窄16.21%,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综合收益的债务投资减值规模,已从2023年底的10.60亿港元减少到3.65亿港元。
中资银行信贷端的情况也有所好转,比如去年不良拨备减少了19.7%至50.82亿港元。虽然香港中小型的商还款能力仍然承压,但大部分有本地抵押品且抵押对贷款价值比率有所提升。
此外,香港资本市场的回暖也给中资银行带来增长亮点,主要是经纪及投行业务。比如交银国际的佣金及手续费收入表现亮眼,同比增长25.75%,达到1.79亿港元,其中企业融资及承销服务收入增长显著,增幅达104.2%。再如中银香港的佣金及净利息收入增长7.9%,其中经纪收入增长24.1%。还有招银国际,香港IPO承销规模及资产管理规模都实现同比增长。
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
东方财富官网微信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hao91.cn/article/54411ee89079981139fe.html